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负责人: 谢培豪
2024年9月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24年修订)
一、专业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口腔医学技术(Stomatology Technology) 学科门类:医学
专业类:医学技术 专业代码:101006
基本学制: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口腔健康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口腔医学、材料学、艺术美术、管理学、口腔修复工艺学、口腔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和初步营销能力的医工融合口腔医学技术数智化专门人才,能够在医疗卫生机构、义齿加工企业、口腔设备材料企业和大专院校等相关领域从事各类义齿相关的研发、生产加工、教育及企业商业运作等工作的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全面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口腔医学技术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够达到:
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2.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3.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
4.诚实守信,勤奋务实。
5.热爱口腔医学技术事业,尊师重道。
6.熟悉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7.掌握口腔医学技术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
8.掌握口腔及颌面部修复体、贋复体、矫治器、保持器、间隙维持器及牙周夹板的设计原理与制作方法。
9.掌握义齿加工管理及企业商业运作的基础知识。
10.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腔及颌面部修复体、贋复体、矫治器、保持器、间隙维持器及牙周夹板的设计与制作。
11.熟练应用计算机,具有本专业相关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
12.能阅读本专业的英语资料,具有良好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13.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创新精神。
14.具有初步的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能力。
15.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掌握从事各类义齿的生产加工、教育及企业商业运作能力, 达到以下要求,为毕业后教育和口腔技师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要求
1.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1.2关爱病人,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1.3具有与医生及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的意识,积极维护良好的医技患关系,促进诊治计划的顺利进行。
1.4在职业活动中坚持原则,以为患者提供具有良好功能、美观及经济的修复体为自身职责,充分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1.5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1.6尊重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个人信仰,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1.7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自己不能处理的医技患问题,主动寻求其他技术人员和医师的帮助。
1.8具有创新意识,对口腔修复领域的高新技术始终保持职业敏感度。
1.9尊重同事,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观念,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1.10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1.11具有分析批判精神,具有科学态度。
1.12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具有独立创业精神和能力。
2.知识要求
2.1掌握本专业相关的系统解剖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修复学、口腔修复工艺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实践。
2.2熟悉各种口腔修复体的设计、生产制作、修补、性能测试等相关知识。
2.3了解口腔医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2.4了解口颌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正常的生理状态。
2.5了解数理、化学、生物、材料、力学、制作、机械、美学等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6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口腔医学技术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2.7熟悉国家卫生工作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3.技能要求
3.1掌握牙齿雕刻技术、模型制作技术、熔模制作技术、包埋铸造技术、打磨抛光技术、排牙技术、牙龈塑形技术、金瓷修复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作技术等口腔修复工艺技术。
3.2掌握各种常用口腔修复材料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3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制作各类口腔修复体的常用设备。
3.4具有与医生、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能力。
3.5理解医生的治疗理念、治疗计划、治疗方案,并在制作修复体和矫治装置上时加以体现。
3.6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3.7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听、说、读、写能力,能较熟练的阅读专业外语书刊。
3.8掌握文献检索、相关专业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3.9具有自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4.身心素质
4.1养成合理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具有一定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4.2具备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耐力和适应性,能够适应各类义齿的生产加工、教育及企业商业运作等工作方式和工作强度。
4.3具备稳定向上的心态,积极乐观,自信自强,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4.4具备坚强的意志,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技术。
(二)核心课程:医用物理学、有机化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工艺技术概论、口腔修复学(Ⅱ)、口腔种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内科学、口腔数字化技术、数智化固定义齿工艺技术、数智化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数智化活动矫治器工艺技术、数智化全口义齿工艺技术、数智化种植义齿工艺技术、数智化精密修复工艺学、口腔医学美学、Python程序设计、3D打印技术和计算机三维建模、数控技术。
五、课程体系与学时学分安排
毕业最低学分为190.5分,课程总学时2672学时,其中:
必修学分:175.5学分,占总学分92.13%,课程总学时为2423学时;
选修学分:15学分,占总学分7.87%,课程总学时为249学时
表1 课程体系与学时学分安排
课程模块 | 课程类别 | 学分 | 学时数 |
总数 | 理论 | 实践 |
通识教育 | 通识必修课 | 46 | 828 | 516 | 312 |
通识选修课 | 5 | 88 | 88 | 0 |
学科基础 | 学科基础必修课 | 21.5 | 424 | 246 | 178 |
学科基础选修课 | 7.5 | 133 | 127 | 6 |
专业教育 | 专业基础课 | 23.5 | 443 | 296 | 147 |
专业核心课 | 15.5 | 344 | 96 | 248 |
专业拓展课 | 7.5 | 122 | 104 | 18 |
小计 | 126.5 | 2382 | 1473 | 909 |
创新创业 | 创新创业课程 | 2 | 34 | 34 | 0 |
创新创业实践 | 1 | 0 | 0 | 0 |
小计 | 3 | 34 | 34 | 0 |
实践教学 | 军训 | 2 |
|
|
|
实习 | 45 | 0 | 0 | 0 |
实践课程 |
|
|
|
|
毕业论文(设计) | 8 | 256 | 0 | 256 |
…… |
|
|
|
|
第二课堂 | 6 | 0 | 0 | 0 |
小计 | 61 | 256 | 0 | 256 |
合计 | 190.5 | 2672 | 1507 | 1165 |
六、时间分配
表2 主要教学环节周数分配表(四年制)
学年 | 学期 | 教学 | 考试、 毕业考核 | 假期 | 军训 | 入学教育、 毕业教育 | 毕业实习 | 合计 |
一 | 1 | 16 | 1 | 6 | 2 | 1 |
| 26 |
2 | 19 | 2 | 8 |
|
|
| 29 |
二 | 1 | 19 | 2 | 6 |
|
|
| 27 |
2 | 19 | 2 | 8 |
|
|
| 29 |
三 | 1 | 19 | 2 | 6 |
|
|
| 27 |
2 | 19 | 2 | 8 |
|
|
| 29 |
四 | 1 | 0 |
| 0 |
|
| 25 | 27 |
2 | 0 | 2 |
|
| 1 | 20 | 23 |
总计 |
| 111 | 13 | 42 | 2 | 2 | 45 | 215 |
备注:1.思想政治课实践安排在寒暑假或穿插在实习阶段进行。
2.入学教育1周,安排在第1学期开学进行,军训安排在第1学期开学初进行。
七、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45周,每周记一个学分,共45学分,安排在第7、8学期进行。包括活动义齿工艺技术、固定义齿工艺技术、种植义齿工艺技术和正畸矫治器工艺技术。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答辩共8周,计8学分。
八、学业考核与学位授予
(一)学业考核
教学计划所设置的课程及实习均需考核并计入成绩档案,必修课与选修课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定;选修课程分为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任意选修课成绩达60分及以上者计入成绩档案。
实习科目考核必须按学校实习管理相关规定进行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定。考核成绩载入成绩登记册,成绩合格者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学分,成绩与学分一并归入个人档案。
(二)学位授予
符合学校《广东医科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规定的毕业要求,修完并通过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毕业技能考核合格,毕业实习期内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并通过答辩,完成1篇英语专业文献翻译,并作口头介绍。
学分要求:至少应修满本专业要求的190.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175.5学分(含创新创业类必修课2学分),选修课15学分(含艺术类课程2学分,创新创业类选修课1学分),毕业实习45学分,毕业论文8学分,军事训练2学分,“第二课堂成绩单”合格。达到要求方准予毕业,发给广东医科大学毕业证书。
符合国家教育部和我校有关学位授予规定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九、其他表格
表3: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表4: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支撑关系矩阵表